發(fā)布時間:2015-10-10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目前數學教學的新問題有哪些,對于這些問題該怎么處理及管理呢?同時現在有關教學的新發(fā)展技巧又有哪些呢?為此本文做了詳細的介紹。文章選自: 《應用數學》 ,《應用數學》Mathematica Applicata(季刊)曾用刊名:模糊數學,創(chuàng)刊于1988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
在目前數學教學的新問題有哪些,對于這些問題該怎么處理及管理呢?同時現在有關教學的新發(fā)展技巧又有哪些呢?為此本文做了詳細的介紹。文章選自:《應用數學》,《應用數學》Mathematica Applicata(季刊)曾用刊名:模糊數學,創(chuàng)刊于1988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華中科技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的應用數學刊物。主要刊登:應用數學的創(chuàng)造性研究成果。讀者對:大專院校師生、科技工作者以及應用數學愛好者。被列為國家核心期刊,在數學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宗旨是推動我國的應用數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反映應用數學的最新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加速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摘要:一個好的學校與一個優(yōu)秀的專業(yè)必有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在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中教師的素質十分重要,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一個教師的素質包括學科素質與教育素質,學科素質主要是教師的學科專業(yè)基礎知識,教育素質主要是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親和力、駕馭課堂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必要提高教師的素質,當前數學教師的學科素質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教育素質的提高仍是一大難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教學管理,教學職稱論文
一、新生原有數學知識結構參差不齊
大學本科經濟類專業(yè)一般都是文理兼招。由于高中文理科數學內容要求有所不同,再加上我國從2003年開始實施高中新課程標準,高中數學分必修課、選修課,選修課包括選修Ⅰ和選修Ⅱ。高中數學選修系列是為了那些到大學學習理工經濟等有關專業(yè)學生設置的,在選修內容的處理上,國家沒有強制要求,各個省份根據自己的實踐情況選擇高中數學選修內容,甚至是學校自行選擇高中數學選修內容。即使有些省份對高中數學選修內容進行了強行規(guī)定,但在一切為了高考的目的下,有些學校只要高考不考的就不講,甚至有的中學選修的很多內容根本就沒有講。這樣導致在大學同一個經濟學專業(yè)教學班中學生原有的數學基礎、知識結構參差不齊。如極坐標,這在高中數學中是選修內容,對文科生不作要求。這樣,文科生在學習中對涉及極坐標的內容就會感到困難。雖然教師在學習這些知識前會臨時補充極坐標的相關知識,告知如何確定極角和極徑,但是對于沒有學過極坐標的學生來說,學習有關極坐標的內容時仍會感到十分吃力。而對于已經在高中數學中系統(tǒng)地學習了極坐標的學生來說,補充的這部分知識對他們來說是重復,浪費了他們的課堂時間。同一個教學班中學生原有的數學基礎、知識結構參差不齊,這給教學增加了難度。
二、教師教學研究投入不足,教學水平相對滯后
近幾年來,教師在學歷層次上有了很大提高,新進的教師不是博士就是碩士,在數學學科知識上擔任經濟數學的教師不成問題。然而年輕的博士、碩士們大多沒有過本科教學實習經驗,研究生階段也沒做過助教,他們的教學技能、教學素質相對匱乏。另外,教師考核的不合理,導致新進教師一味想辦法爭取項目(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的青年基金)、發(fā)高水平文章等,老教師更是為科研忙,教學只是工作中的附帶。這些造成了教師教學研究投入不足,教學水平相對滯后。
三、提高大學本科經濟數學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突出專業(yè)特點,加快新教材的建設
針對當前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教學內容上脫節(jié),內容多課時少的特點問題,建議以經濟類專業(yè)研究生入學考試數學考試大綱內容為基礎,對比現有經濟數學教材與高中數學教材,找出脫節(jié)與不足之處,統(tǒng)一符號與相關概念,適當補充高中數學未講而經濟數學中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如反三角函數、極坐標等;刪除重疊內容,如導數應用中函數單調性、極值的求法,將向量等有關知識放到線性代數中講解。考慮經濟類專業(yè)后續(xù)課程中用到的數學理論知識相對簡單,建議優(yōu)化經濟數學內容結構,在不影響后續(xù)課程的學習上,數學理論夠用即可,適當降低理論、邏輯推理要求,在計算能力培養(yǎng)上減少技巧性習題的量,適當增加運用軟件進行計算的培養(yǎng)。另外,注重數學與經濟的緊密性,在選取更新應用性例題時,注重代表性與時效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當前的教師評價體系是重“科研”輕“教學”,只要你有課題、有SCI論文就一切都好,沒有上檔次的課題、上檔次的論文,你就拿不到津貼、績效工資,因此大學教師只能是以科研為重,教學是業(yè)余的。因此要提高數學教師的素質,首先要改革大學教師的評價體系,只有教師評價體系變了,教學第一線的高等數學教師才能安心去研究數學教育的問題,即數學應該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他們教書才不會人在課堂,心在科研,而關注教學內容的更新,注重學生是否“學以致用”。第二,要加強青年教師的教育素質培訓。青年教師的學科素質良好,但教育素質普遍不高,因為大多年輕博士從沒學過心理學與教育學,讀研、讀博期間只是講講文獻,沒真正上過講臺。因此要強化青年教師“師范”能力的培養(yǎng),最好能為年輕博士安排一個教學經驗豐富的導師,以“傳、幫、助”,一對一地進行教育素質方面的培訓,使其盡快具有良好的教育素質。第三,要實行對教師的教育素質培訓的常態(tài)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世界性的教育和教學改革將不斷地激活教育科學,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方法不斷涌現,因此學校或各個院系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常態(tài)化組織教師參加各類數學教研會議或聘請各類名師舉行數學教研講座,介紹和傳授當今新的數學教育科學成果、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方法。
(三)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推行分層教學
解決新生原有數學知識結構參差不齊的途徑之一是實施分層教學。有關實施分層教學的實施作者在文獻[3]中進行了描述,經濟數學教學方面可以參照。。經濟數學課程是大學經濟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直接影響經濟類專業(yè)學生的后續(xù)學習。經濟數學課程的改革是一個綜合性的、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任重道遠,不但需要教師、學生的積極參與,同時離不開社會、政府及學校的支持,只有在各級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配合下,才能順利進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