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 :水工環地質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統稱,主要是面向地下水資源、工程建設、自然環境相關的地質的勘測工作。改革開放后,我國將科技視為第一生產力,引進了許多國外先進技術應用在我國各行各業,其中就包括水工環地質勘測。傳統的水工環地
摘 要 :水工環地質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統稱,主要是面向地下水資源、工程建設、自然環境相關的地質的勘測工作。改革開放后,我國將科技視為第一生產力,引進了許多國外先進技術應用在我國各行各業,其中就包括水工環地質勘測。傳統的水工環地質勘測難度大,通過高科技的引入,提高了勘測效率及勘測結果的精確度。文章將對水工環地質勘察中存在的問題及防治措施進行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 :水工環地質 ;地質勘察 ;存在的問題 ;防治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地質勘測的要求也水漲船高,而我國傳統的地質勘測技術已逐漸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地表水源的污染與破壞、淺層地下水的開發,使得水文地質的勘測不得不更快地發展 ;人口的暴增與城市化,使得工程地質勘測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生態環境的破壞及基于經濟發展人們對于生態環境重視程度的提升,使得環境地質的勘測也走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因此,水工環地質勘測技術的提升勢在必行,如此才能為多方面工作打好基礎,共同推進我國政治、經濟、環境保護高效發展。
1 關于水工環地質
水工環地質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的統稱,我們借助水工環地質的勘測,對地質資源進行全面的了解,獲取地質的基本情況,因此,水工環地質勘測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各國都將水工環地質勘測推向了一個更廣袤的空間,水工環地質勘測內容也發生了轉變。傳統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界限被打破,當代的水工環地質勘測趨于水工環一體化的研究,研究范圍更大,服務范圍更廣,信息量極速膨脹,環境地質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國水工環地質勘測尚有些傳統,要跟上全球化的進程,需要水工環勘測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
2 當前我國水工環地質勘測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我國目前水工環地質勘測中存在的主觀問題較多,如勘測團隊專業性欠缺,調查能力難以滿足需求,隊伍中人員能力水平分布不均,主力軍往往是年齡較大的老師傅,他們雖有豐富的經驗卻缺乏對高新技術的了解,欠缺創新精神,而新生力量缺乏實戰經驗,他們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往往是紙上談兵,這造成了技術人員能力上的斷層 ;經費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目前水工環地質勘測的經費主要來自國家專款專用和企業投資,缺乏公益性,且部分款項的使用缺乏戰略規劃,使得項目小型化、零碎化、易發生疊合 ;水工環地質勘測技術缺乏統一的標準,使得難以對成果進行量化。
水資源污染向來是我國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水資源污染已經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若不能得到合理的整治,地下水平衡被破壞,長此以往水質問題會愈演愈烈,因此水文地質工作者需要加強對水文地質的管理工作,強化供水設施的建設。
比起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具有隱蔽性,且治理難度大,危害程度大。常見的自然災害如泥石流、地震的監測均屬于工程地質勘測的范圍內,工作過程中應統籌監管,重點勘測。
環境地質對于人們的影響是多方面且隱形的,勘測過程中要注意前瞻性,在開發之前對區域內環境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評估,減少環境問題的發生,加強重點區域的防護工作。
3 水工環地質勘測中問題的防治方案
3.1 堅定水工環工作部署原則不動搖
水工環工作的整體部署原則應圍繞“一個根本轉變,兩個更加”的戰略方針,以“四個定位,五個提升,九個部署”為工作重點,這就要求我們水工環從業工作者提高主觀能動性,能積極主動地為社會和國民的經濟發展服務,水工環地質勘測誕生于國家的經濟建設過程中,并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進程加快而不斷壯大,因此,要全面提升水工環勘測質量水平,這不僅僅是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更代表著國家的意志。水工環地質的勘測工作應有超前的意識,服務于全過程。完善水工環地質勘測整體規劃,是立足于國家意志的基礎上的,應將此作為編訂實施計劃和項目申請的重要依據,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真切地提高我國水工環地質勘測整體質量。
3.2 提高國家對于水工環勘測工程的投資力度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完善的前期準備工作是保障我國水工環地質勘察順利進行的必要前提,勘察資金作為水工環勘測工作開展的必要物質基礎,對保障水工環地質的順利進行十分必要。因此,要保障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質量,國家的投資力度需得到保障,只有增大投資力度,才能保障水工環勘測工作保質保量地進行。就我國目前形勢而言,政府部門可設立專門的水工環地質勘測中心,選拔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的工作人員進入工作,保證水工環地質勘察的戰略性和方向性的準確。對此,國家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初始建設和后續運行維護,但是這對提高我國水工環地質勘察的質量大有裨益,因此,希望相關政府部門能不惜重金投入于水工環地質勘測的建設與設備的采購中,保證基礎建設走在世界的中上游水平。
3.3 強化水工環勘測團隊的建設
水工環勘測人員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水工環勘測工程的質量,然而,我國水工環勘測團隊建設還存在一定問題,人員固化,素質參差不齊,平均素質不高等問題在不同團隊均有存在。為此,國家應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強化一線工作者培訓制度,培養出一支具有高素質、高度專業性、綜合能力的水工環地質勘測人才,鼓勵他們積極地將自身所學投入到水工環工作中去。水工環地質勘測工作一般比較辛苦,為此,國家應切實提高從業人員待遇,同時定期對從業人員開展思想道德培訓,鼓勵從業人員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保證從業人員工作積極性。此外,對于水工環從業人員的崗前培訓、定期的技術培訓講座也是必不可少的。
3.4 水文地質防治的強化工作
我國水文環境復雜,人口眾多,水資源需求量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的提高,我國對于居民用水和工業用水的需求量逐漸增大,水資源平衡有被打破的趨勢,水文環境逐漸惡化。因此,水工環地質勘測部門應著重進行水資源匱乏地區的水質勘察工作,了解地下水源的埋藏條件和各類水層的豐富程度,并針對不同地區的地下水源情況提出相應的開發計劃與開發建議,同時,不定時地觀察地下水的含量和狀況,禁止對地下水源進行過度開采,保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3.5 環境地質防治的強化工作
物質文化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環境的重擔,目前,我國自然環境面臨著巨大的威脅,環境破壞事件時有發生,自然災害頻發,為環境地質帶來巨大的損害。在進行環境地質勘測工作時,要著重了解自然地質環境的影響,對于旅游景點和建筑建設的選點與布設時,應做出準確的分析與評估。對于重點地區的環境勘察工作時,除了需對環境進行整體性評估,還應評估環境脆弱性,同時對勘測資料進行備份留檔,以便后續發生問題進行決策商討時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推薦閱讀:研究水資源方面的sci期刊目錄
4 結語
水工環地質作為一種有效的地質勘察手段,廣泛應用在多個領域,其在地質災害活動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預測并防控地質災害事件的發生,具有深遠的應用意義,希望在以后的地質勘察過程中可以得到進一步推廣使用。依托于科技的發展,我國水工環地質勘測技術比起20世紀中期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是人們對于礦產和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又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新時代的水工環地質勘測要在保護生態系統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這需要更科學合理的手段。新時代水工環地質勘測技術的開發需要地質學與生態學的高度結合,新世界學科發展的特點就是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打破學科間的界限,碰撞出更多的火花。